首页/ 新闻中心 / 科技动态 / 正文

打造食品创新“新引擎”
破解农产品增值难题

——记渭南市科技特派员吕新刚
来源:市科技局 发布时间:2025-10-22 09:38

在渭南大荔县这片充满生机的农业沃土上,在农产品加工与产业升级的第一线,始终活跃着这样一个身影,他就是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技术经理人吕新刚。自担任渭南市科技特派员以来,他始终围绕大荔县冬枣这一特色主导产业深耕细作,主动攻关冬枣保鲜难题、推进品质提升技术研发与落地推广,以科技创新为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在多年的一线实践中,吕新刚敏锐地洞察到大荔县农业特色产品的发展症结,大荔县拥有冬枣、黄花菜、红萝卜等优质地标产品,但这些优质农产品大多以初级产品形式售卖,不仅产品附加值低,抗市场风险能力也弱。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有效引导企业投身加工领域,从而延伸产业链、提升整体产业韧性,成为他工作中持续探索与实践的方向。

为找到破题良方,吕新刚深入大荔县20余家食品企业开展调研。通过与企业负责人的深入交流,他精准把脉到制约产业升级的共性“短板”,即设备老旧、专业人才匮乏、市场观念滞后等。面对这一现状,他果断行动,向大荔县科技资源统筹中心提出建议,抢抓秦创原渭南农业创新谷建设机遇,筹建食品产业创新中心,为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加速产品迭代提供核心科技支撑。

在渭南市科技局和大荔县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渭南市首个县域食品产业创新中心正式成立,吕新刚的身份也迎来了转变,成为该中心的主任。为推动这一平台落地生根,他全力投入建设运营,通过积极沟通争取,不仅促成了中心与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校地合作,还筹措资金配备了专业的研发与小试设备。

如今,该中心配置了涵盖冷冻干燥系统、超微粉碎机组、食品3D打印机等100余台套专业设备,具备开展果蔬、烘焙食品、肉制品、植物提取物与功能食品等全品类研发能力。同时,中心通过与西北大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联动,构建了从原料处理到终端产品开发的全链条技术服务体系,为提升区域食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吕新刚带领中心还积极链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科研力量,打造了“1+N”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并在冬枣、红萝卜、黄花菜等特色农产品的深度开发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应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已开发出冬枣冻干产品,预计本年度将完成三项产品的标准建立与中试落地。

下一步,吕新刚将充分运用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政策,积极联动高校科研力量,依托食品产业创新中心新引擎,立足渭南特色农产品资源禀赋,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开展定向研发,高效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切实提升产业附加值,为渭南特色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采写:雷辉;编校:曾春华;审核:张胜康;报送:奚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