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强秋淋天气影响,渭南市近期连续遭遇大范围降水过程,导致农田土壤水分持续饱和或过湿,部分田块出现明显积水。秋收进度普遍推迟,直接影响冬小麦适期播种。为积极应对这一特殊气象条件,推动渭南市冬小麦抗湿播种与质量提升,保障苗全、苗匀、苗壮,切实夯实2026年夏粮丰产基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阳小麦玉米试验示范站特制定本抗湿耕作播种技术指导意见,供各级农技部门及广大种植户参考。
一、抗湿播种的总原则
针对今年特殊气候条件,渭南市冬小麦播种应遵循适墒应变、抗逆播种、精准调控、奠定丰产的总原则,具体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1.五补一促:全面落实以种补晚、以密补晚、以肥补晚、以质补晚、以技补晚,一促到底的技术路线。
2.两定一提升:坚持以墒情定播期,以播期定播量,全面提升播种质量,确保苗全苗匀苗壮。
3.分类指导:根据各县市区土壤类型、墒情状况和前茬作物差异,采取分区分类应变技术,重点区分旱地、水浇地和低洼易涝地三种生态类型。
二、播前准备与墒情管理
(一)排水散墒,创造作业条件
1.抢排田间积水:对有明显积水的地块,立即开挖排水沟,疏通田间沟渠,排出明水。地势低洼田块要加深疏通田外排水渠,降低地下水位。
2.深松破墒:机械能够进地时,立即开展深松作业,打破犁底层,加快耕层水分下渗。深松深度以25-30厘米为宜,促进土壤散墒。
3.人工破障:对犁底层坚实、透水性差的地块,可采用专用钻孔设备实施钻孔,打破犁底层阻隔,增强水分入渗能力。
(二)适墒整地,提高质量
1.把好宜耕期:当土壤耕层湿度达到手捏成团、落地即散"(土壤相对含水量70%-80%)时为最佳整地时期,坚决杜绝湿耕湿整。
2.区别整地方式:
(1)对秸秆还田地块,要保证秸秆粉碎质量(碎草长度5厘米左右),并均匀抛撒,及时翻压入土。
(2)对因机械碾压导致地表压实、凹凸不平的地块,应在墒情适宜时及时进行耕翻或深松,增强土壤通透性。
(3)对于前茬已深翻或深松、结构良好但田间仍偏湿的地块,可采取免耕方式抢时播种。
(4)墒情适宜地块,推荐选用高性能深松?旋耕?施肥?播种复式作业机具,一次性完成整地与播种。
三、播种关键技术要点
(一)优选品种,以种补晚
1.科学选种:超过适宜播期的田块,在保证安全越冬前提下,可选用半冬性早熟品种,弥补播期推迟的影响。据气象预报,今年冬天可能出现极寒天气,请务必注意选用抗冻性强的品种。
2.种子处理:全面推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针对根腐病、茎基腐病等土传病害,选用咯菌腈、苯醚甲环唑等成分的种衣剂;防治地下害虫选用噻虫胺、吡虫啉等,提高晚播弱苗抗病防虫能力。
(二)适度增加播量,以密补晚
1.播期播量配套:适播期内(10月10-25日)亩播量9-12公斤,基本苗15万-20万/亩。过了适播期,每晚播2-3天,亩播种量增加0.5公斤。亩播种量最多不宜超过25公斤。
2.特殊播种方式适当增加播量:11月5日后仍无法正常播种的田块,可以考虑撒播种植,但必须注意种子入土深度应尽可能均匀,不宜过深和过浅,并需要适当增加播种量,一般亩播种量30公斤左右。11月15日以后仍无法机播的地块,南部县区部分地块也可考虑无人机飞播,亩播量一般不超过30公斤。采用飞播务必慎重,鉴于今年冬天可能出现极寒天气,而飞播种子多裸露于地表容易受冻死苗,一般不建议采用飞播撒种。
(三)精细播种,以质补晚
1.控制播深:今年土壤水分充足,播种深度宜浅,控制在3-4厘米,比正常年份略浅,以利用地表温度促使种子快速萌发。在特别泥泞的地块,可适当浅播至2-3厘米,但不能少于2厘米,避免冬季低温冻害。
2.适时镇压:按照压干不压湿、压软不压硬的原则,墒情适宜的地块,应选用带镇压装置的播种机械,在播种时随种随压。对于偏湿播种和秸秆还田地块,待播种后土壤表面出现黄白皮,有2-3cm干土层时,及时进行镇压。这可以压实土壤,弥合裂缝,减少水分蒸发,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利于提墒出苗,同时还能增强越冬抗冻能力。
四、科学施肥与养分管理
(一)增施底肥,调整策略
1.适当增施底肥:因雨水淋溶,土壤养分流失较重,建议适当增施底肥。一般高产田块亩施纯氮14-16公斤、五氧化二磷8-10公斤、氧化钾5-8公斤。氮肥按底追比例6:4运筹,磷钾肥以底施为主。
2.适当增施氮磷肥:晚播小麦苗期或返青至拔节期适当补充氮肥和磷肥,促进根系发育和分蘖增长。建议在每亩施用一袋小麦专用化肥的基础上,增加10 kg磷酸二铵。
(二)推广先进施肥技术
1.种肥同播:大力推广种肥同播技术,但务必做到肥、种隔离(侧位或垂直距离5厘米以上),防止烧种烧苗。
2.分层施肥:有条件的地区可推广1-2-1三层施肥法,将基肥按比例施入8、16、24厘米土层,实现肥水协同、全生育期均衡供肥。
五、分区分类技术方案
根据渭南市生态类型多样特点,针对不同区域制定差异化技术方案:
(一)渭北旱塬旱地
1.抢时播种:利用降雨间歇,优先选用免耕播种机或高性能深松?旋耕?施肥?播种复式作业机具,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镇压等作业。
2.保墒提温:通过浅播、适度镇压等措施,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
3.调整播量:根据实际播期,适当增加播种量,确保足够基本苗。
(二)灌区水浇地
1.排水散墒:重点做好田间排水工作,降低地下水位。
2.复式作业:推广使用深松-旋耕-施肥-播种-镇压复式作业机具,减少进地次数,提高作业效率。
3.水肥协调:根据墒情调整灌溉计划,避免冬前和返青期灌水降低地温。
(三)低洼易涝地
1.强制排水:对于积水严重地块,采取强排措施,尽快排除田间明水。
2.免耕直播:对于退水较晚地块,可采用免耕直播方式,争取农时。
3.应急播种:11月中旬后仍不能正常播种的地块,可考虑无人机飞播等应急措施,但需注意防冻保苗。
六、加强播后管理
针对晚播小麦特点,坚持“早管理、促早发”原则,加强播后田间管理:
1.早查苗补种:出苗后及时查苗,对缺苗断垄地块及时浸种催芽补种。
2.科学冬春管理:晚播小麦冬前、返青期尽量不要灌水,此期灌水降低地温,延迟发苗。可采取叶面喷肥方式补充营养,促苗健壮生长。
3.病虫草害防控:由于土壤湿度大,小麦苗期易发生病害,要做好预防苗期病害的准备。冬前和早春加强监测,及时防治苗期病害。
七、未雨绸缪预防冻害
(一)适时镇压,保墒防冻
按照压干不压湿、压软不压硬、压大不压小的原则,对整地质量差、地表坷垃多、秸秆还田量大的麦田,可在冬前土壤表面有2-3厘米干土层时进行镇压。
(二)冬前化保,抗寒防冻
对因晚播导致的弱苗,冬前可喷施壳寡糖、微生物复合菌剂和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增强抗寒能力。
(三)冬季覆盖,保温防冻
对旱地麦田和晚播弱苗田,可采取秸秆覆盖、地膜覆盖等措施,保温保墒,防御冻害。
八、渭南市冬小麦抗湿播种保丰产口诀
为便于广大农民朋友掌握和记忆关键技术要点,特编写以下口诀:
一、研判形势抓关键
秋淋地涝播期晚,抢时抗逆首当先。
二、排水散墒首当先
积水田块快疏通,深松破墒莫放松。
犁底坚实钻个孔,水渗地爽好播种。
三、适墒整地夯基础
手捏成团落地散,此为宜耕好时段。
湿耕湿整勿蛮干,合理免耕抢时间。
秸秆还田切细碎,均匀翻压土里面。
四、科学播种为核心
优选良种应晚情:
播期推迟莫慌乱,早熟半冬是首选。
抗冻性能要过硬,安全越冬基础奠。
种子处理防病虫:
包衣拌种要做全,防病治虫苗康健。
以密补晚精量化:
以密补晚是良方,播期播量匹配上。
每晚一天加半斤,超过五十反闹心。
飞播六十不超量,晚播小麦也打粮。
预报今冬有极寒,飞播撒种慎重选。
精细播种保质量:
湿土凉土宜浅播,三到四厘记心窝。
泥泞地块二至三,浅于两厘易受寒。
墒情适宜双镇压,填虚保墒出苗全。
五、精准施肥促苗壮
雨水淋溶肥效减,增施底肥补短板。
氮磷钾肥配比好,种肥同播效率高。
分层施肥技术新,肥水协同有后劲。
六、分区施策强应变
渭北旱塬:
旱地抢时免耕播,播浅压实做暖窝。
酌情增加播种量,以密补晚苗不缺。
灌区水地:
排水散墒首当先,复式作业抢时间。
水肥协调控冬灌,不降地温苗壮健。
低洼涝地:
强排明水早晾地,免耕直播抢时机。
飞播实属不得已,防冻保苗要切记。
七、播后管理须趁早
早查早补苗齐全,冬水春水尽量免。
叶面喷肥促早发,病虫草害早防范。
八、防冻抗寒稳越冬
冬前镇压弥裂缝,保墒防冻抗寒风。
喷施抗寒营养液,覆盖秸秆御严冬。
总结:
五补一促是总纲,两定一提升质量。
分类施策看墒情,科学应变莫慌张。
口诀熟记措施全,战灾抗逆赢丰年。
(作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阳小麦玉米试验示范站 首席专家王东)

